非法漁獲

有研究曾估算,全球五分一魚獲均屬非法漁獲。

由於市面上缺乏追蹤海鮮來源的有效方法,非法漁獲能輕易流入香港市面,與合法的漁獲混為一體。

有研究曾發現,香港市面上大部分的南非乾鮑均有可能來自非法漁業。雖然蘇眉的貿易已受《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》管制,但仍有跡象顯示非法買賣蘇眉的活動仍然持續。

在魚翅貿易中,有不少鯊魚品種已被列入《公約》。雖然《公約》理論上應有助管制貿易,但單憑鯊魚鰭(魚翅)仍難以辨認鯊魚品種是否屬受《公約》保護品種,加上暫時未有方法確保所有鯊魚鰭均會受檢查,令實施貿易管制有一定難道。

資料來源: Poached Abalone from South Africa is Flowing into Hong Kong Market

海產缺乏足夠及恰當標籤

海產缺乏足夠及恰當標籤,甚至在標籤上提供虛假資訊在世界各地均不屬罕見。

在香港,錯貼海產標籤的問題亦頗為常見,更可能為有關公司帶來法律風險。

為保障自己,業界應當小心提防有問題的海鮮標籤。

海產或含有毒素

由於抽驗及監管不足,有毒或帶有害化學物的海產能輕易流入市場。

在香港,市面上的海產曾被發現含有多種毒素,如重金屬、孔雀石綠等。

過度捕撈

全球94%的漁業已被評為完全或過度捕撈。

現時,接近4,000個魚類品種均有可能於全球絕種。

此包括不少香港饗客最愛的石斑、吞拿魚、鱈魚,鰻魚、鯛魚(鱲魚)等。

資料來源: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

海鮮價格飄升

專家估計,除住魚類數量下跌,海鮮價格或可會在未來十年飄升大約25%。

若繼續以不可持續的方式開發漁業資源,海鮮價格或會繼續飄升,而現今受威脅的物種或於將來絕跡。

資料來源: The State of Worl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2020

保障商譽 選購環保海鮮

選擇來源清晰的環保海鮮有助保障公司的商譽,以及海洋資源的健康。

環保海鮮是指在捕撈或養殖過程中相對地減低對環境影響的海鮮。環保海鮮通常有以下特點:

  • 來自管理完善的漁業或水產養殖場
  • 來源資料清晰
  • 避免過度捕撈目標物種,讓海洋年年有魚。

選購環保海鮮可有助減低誤購非法漁獲、海產貼錯標籤或海鮮含有毒素的風險,保障公司商譽。

選購環保海鮮更有助保育珍貴的漁業資源,讓下一代也有機會享用海鮮。

最新消息

[新聞稿] 響應世界海洋日 港澳餐飲界推可持續海鮮菜單
最新消息, 飲食
[新聞稿] 響應世界海洋日 港澳餐飲界推可持續海鮮菜單
香港及澳門合共超過 30 家餐廳及酒店響應「香港環保海鮮聯盟」(HKSSC)...
【漁夫 ︳漁婦】海鮮產業中的性別平權問題
飲食, 過度捕撈
【漁夫 ︳漁婦】海鮮產業中的性別平權問題
揀海鮮時,相信大家一定會留意價錢、味道、質素等…但原來揀海鮮對性別平權都有莫大影響?...
祝年年有「魚」!
飲食, 過度捕撈